穿到明朝考科举

首页 >> 重生耽美 >> 穿到明朝考科举(章节目录)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520yq.win/15337/

第176节(3/4)

上一页:(3/4) 目录 下一页:(3/4)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些盗版书质量虽差些,印量却大,能卖到居安斋铺不了货的地方,叫各地读书人看到同样的教辅书,也算保证了教育资源公平。

难道朝廷不知道麻沙版都是盗印的?可建阳大火之后,朝廷还要送正版四书五经去让那些书商们j-i,ng校j-i,ng印呢。

他如今已经不在是凭着个小书店挣扎求生的白丁,也不是要养一家祖父母和弟弟的小秀才,而是中央领导了,眼光和心思自然和从前不一样了。

崔领导跟二品大员谈笑风声,研究红薯怎么吃好吃。

福建引种进来才一年多,最初还是那几个商人把番薯藤绞在船缆里偷运回来的,直到现在也没栽种出几亩。而种出的良种多又要运到京里来,当地官员们也没太敢吃,就只想出了蒸、烤、熬粥这几种简单的吃法。

吃多了胃不舒服,但若能推行开来,青黄不接时以此为粮,总比喝野菜羹强。

李布政还送了他一匣番薯,叫他带回家与家人一同尝尝新。回到家里,天子的赐食也送来了,是j-i,ngj-i,ng致致的一小篓番薯,约有十余斤,表皮光滑干净,红殷殷的,叫人看着就想起烤红薯。

他有十多年没吃过烤红薯了,想起来也是心酸。

崔燮再不客气,立刻叫人取火盆来,j-i,ng挑细选了两个略小的埋进灰里,晚上煨熟了和谢瑛共享。还有几个小的他叫厨子拿去蒸熟,剥了皮和上雪白细面炸成点心,送给京里的三个弟妹共尝。

红薯太珍贵了,最好最大的得留着作种,大家吃点儿掺假的吧。

这红薯也不光他一家有。福建送进京的红薯也有数千斤,京里的勋贵和高官都能分到几斤、几十斤不等。翰林院官员们每人都能分着一份,阁老分的更多,李东阳就想趁着元旦假期办个诗会。

番薯诗会。

茶陵派旗下的少年诗人们闻听这成事,都要踊跃参加,唯有他的亲弟子崔燮耷拉着一双愁眉,不想凑这热闹。

他的确有正事,还得给天子写图文版的番薯栽培、食用指南呢。

李兆先替父亲安慰他:“前日赐食之后师兄写写过谢恩诗了,再参加一回诗会又能怎样?师兄你到时候只是不写,坐在上首跟父亲一起评这些诗作就是了。”

崔燮深深叹气:“罢了,到时候非有人要我作诗,李师弟还是要帮我一把。”

既然老师要办番薯诗会,做弟子的也得尽心帮忙。他是帮不了作诗了,但贡献了不少往番薯里掺假,显得菜量更多的法子:如掺藕粉做成水晶番薯丸子;以番薯作馅、糯米粉做皮的糯米汤圆;番薯泥碾细如澄沙似的糯米松糕;自己家做过的炸薯饼;番薯、山药、芋艿三样蒸制成泥,夹上枣泥、澄沙馅的番薯花糕……

红薯凉粉、红薯粉条虽然也好吃,但是太不出数了,不合用在这宴会上,还是等今年丰收之后再做吧。

他一边指导人做,一边把整完形好看的点心画下来,顺便写他的番薯食用指南。

李老师和谢阁老、陈太常卿家那几篓红薯叫他调着花样掺进了数倍的米粉、面粉、薯、芋面,再添些蜜糖调味,省料又体面地招待了一院子才子。

众人吃着御赐的救荒新品,议论着今年边关的大胜,还有今年冬天城外给流民修筑的暖房,越说越激扬,满腹豪情慷慨奔流,纷纷取纸笔作诗。

如今国朝有了盛世气象,几篇新诗中也有了追攀盛唐的雄浑豪气。李东阳从中咀嚼出些味道,深觉惊喜,满意地点评道:“旧日见人学盛唐、李杜之诗,皆极力摹拟,不但字面句法,并题目亦效之,开卷骤视,宛若旧本。这几首虽也有几分拟学盛唐的味道,却能品得流出肺腑之情,可在诸卷之间卓然立出了!”

他自己对唐诗研究极深,深得其中三昧,早年在中秘库看书时,从未见过的诗集,读上两首就能猜出是白乐天之作。而对宋诗、元诗、明诗也是随口可鉴,他评这几首诗有唐诗韵致,那便是真有唐诗意象。

几位大家在上面评点佳句,又呼作诗的人上前询问。

崔燮在烛光下看着几名意气风发的少年才士从人群中走出来,言词敏捷、流利如珠地回答前辈大家们的提问。而这些才子中隐隐地以一人为首,那人对诗的理解果然也比别人更高,慨然答道:“言斯永,永斯声,声斯律,律和而应,声永而节。言弗睽志,发之以章,而后诗生焉。”

李东阳笑着赞他:“不愧是邃庵的弟子,于诗词一道工夫甚深,再用心钻研几年,可称大家矣。”

李梦阳又是他师弟杨一清从陕西简拔。出来的才子,又是他自己的门生,能写出这样的诗作、说出这样的诗理,李东阳面上也甚有光彩。

他身旁的太常寺卿陈音品味此言,拍了拍李东阳的手,欣喜地说:“这话和你从前说的‘诗体与文体之异……以其有声律讽咏,能使人反复讽咏,以畅达情思,感发意志’之意倒有些相近。”

几位大佬都觉得李梦阳将是继东阳诗坛衣钵的人物,兴致勃勃地与他讨论起诗词音调、格律的问题。

却只有这场中唯一一个不爱作诗,也品不出诗词格调的人深深看着李梦阳,发现了他那句话中与李东阳看似相近的诗词理念里埋藏着的,将来必会逐渐拉大的分歧。

茶陵派的诗清新靡丽,以法中晚唐为主。前七子则扬起了古文运动的大旗,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要人只学魏晋至盛唐诗篇,j-i,ng准

喜欢穿到明朝考科举请大家收藏:(m.520yq.win),520言情网更新速度最快。

状态提示:第176节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上一页:(3/4) 目录 下一页:(3/4)
返回顶部
站内强推 质子 【ABO】以法莲之吻 墓草 仙佩摇 傲娇大小姐受辱记 武林龙阳艳事录系列1 手足成衣服(H) 记忆也说谎 (H) 醒时空对烛花红 邻居是鸭子 第一宇宙速度
经典收藏 在下宗政有何贵干 第一宇宙速度 邻居是鸭子 两受相遇 仙佩摇 血魔传 痴线(双性) 心有良人 星际之终极守护 Omega叛乱中(星际)
最近更新 血色魔女天骄 无人之地 特事局 迷幻都市 母之韵,乡之情 爱健身的妈妈(母子纯爱催眠短篇) 巅峰揽春色 女奴校花养成系统 危险性游戏续 深渊(凌辱) 浅红少女(校花的淫与情)
穿到明朝考科举 五色龙章 - 穿到明朝考科举 全文阅读 - 穿到明朝考科举 txt下载 - 穿到明朝考科举 最新章节" - 好看的重生耽美小说